大家好,关于一二三级防护标准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等级防护的内容及要求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防护等级划分标准2019危险源等级划分标准等级防护的内容及要求二级实验室三级防护要求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的内容防护等级划分标准2
大家好,关于一二三级防护标准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等级防护的内容及要求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防护等级划分标准2019
在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中,分为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这四个防护。
一二三级防护标准
一、标准预防
1.标准预防:是指基于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手卫生、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呼吸卫生/咳嗽礼仪等。
2.分级防护: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接触隔离、飞沫隔离和空气隔离等措施。
3.分级防护标准:
1、一级防护要求
穿工作服(白大褂)、戴一次性使用帽子、穿一次性使用隔离衣和戴一次性使用手套、戴一次性使用外科口罩(每4小时更换1次或感潮湿时更换,有污染时随时更换)。
2、二级防护要求
戴一次性使用帽子、医用防护口罩(N95或更高级别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防雾型)或防护面罩(防雾型)、医用防护服或穿工作服(白大褂)外罩一件医用防护服、戴一次性使用手套、穿一次性使用鞋套。
3、三级防护要求
除按二级防护要求外,将护目镜(防雾型)或防护面罩,换为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或更高级别带电动送风过滤式呼吸器(正压式头套)。
一二三级防护内容
1、一级防护适用范围
注册证书有哪几种业余考什么证最实用
注册资格证书有很多种,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证书,例如,建筑行业的注册资格证书有:一级注册建造师、二级注册建造师;一级注册结构师、二级注册结构师;一级注册建筑师、二级注册建筑师;一级注册计量师、二级注册计量师。业余时间考会计证、导游证都是很有用的。
①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的人员。
②样本运送人员。
③一般呼吸道发热门急诊医务人员。
2、二级防护适用范围
①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出现症状的密切接触者、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人员。
②在疫源地内进行终末消毒的人员。
③在生物安全柜内对标本进行处理和检测的实验室人员。
④病人转运的司机和医务人员。
⑤进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留观室、隔离病房或隔离病区进行诊疗、清洁消毒的医务人员。
3、三级防护适用范围
①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出现症状的密切接触者、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进行标本采集人员。
②标本处理和检测时可能产生气溶胶操作的人员。
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观察或确诊病例实施可能产生气溶胶近距离治疗操作例如气管内插管、雾化治疗、诱发痰液的检查、支气管镜、呼吸道痰液抽吸、气管切口的护理、胸腔物理治疗、鼻咽部抽吸、面罩正压通气(如BIPAP和CPAP)、高频震荡通气、复苏操作、死后肺组织活检等医务人员。
④处理患者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和死亡患者尸体的工作人员。
危险源等级划分标准
一、危险源(点)是指企业设备、作业场所和岗位潜在的可能发生的事故的危险因素。这些设备、作业场所和岗位一旦发生事故会导致人身伤亡、建筑物破坏、设备损坏,是重点控制和管理部位。
划分危险源(点)的具体依据:
1、有发生爆炸、火灾、灼烫危险场所及物质。
2、有附落、倒塌、落物、崩块、飞溅伤人及绊倒危险的场所及物质。
3、有触电伤害危险的线路、设备和场所。
4、有被机具绞、挤、撞、夹等危险的场所。
5、有其他容易致人受伤的场所及物质。
二、危险源的分级
危险源按危险程度分为四个等级:
1、一级危险源是指发生事故机率大或虽发生事故机率小,但一旦发生事故将会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引起重大设备事故重大火灾事故的危险岗位、设备、场所及物质。对此,必须果断采取措施及时排除危险因素。
2、二级危险源是指发生事故频率较大或虽容易导致多人伤害事故的危险岗位、设备、场所及物质。对此,必须果断采取措施排除危险因素。
3、三级危险源是指虽不导致重伤以上事故和发生重大设备事故、重大火灾事故,但事故常发生或较大可能性发生,对此应予以排除或采取控制措施。
4、四级危险源是指有一定的危险性,有可能发生一般性的伤害事故。
三、危险源的管理
1、一级危险源公司职能部门领导负责,由公司、项目部、班组进行三级管理,班组每日检查、项目部每周检查一次、公司每月检查一次。
2、二级危险源项目部领导负责,由项目部、工区和班组分级管理,班组每日检查、项目部每周检查一次、公司不定期进行检查。
3、三、四级危险源由班组长负责,并进行经常性的检查。
四、对危险源管理的要求
1、一、二级危险源必须设立标志牌,悬挂在显著的位置,并保持清楚、完好。施工现场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或装置。
2、三、四级危险源可以不设置标志牌。
五、本项目部目前现场施工危险源点排查、辨识及采取措施。
等级防护的内容及要求
1.一般防护: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
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呼吸道隔离病房、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
接触从患者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患者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二级实验室三级防护要求
《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等级、要求和相关规范(一)(二)》二级实验室三级防护要求:
一、第一道屏障:安全设备
1.进入实验室时,要穿上实验防护服,如,前襟一体或后系式大褂、干净的外套或连裤服。不得在实验室外穿防护服。重复使用的衣服在清洗前要消毒,衣服被明显污染后应更换。
?
?
2.在处理传染源、感染动物及被污染的仪器时,必须戴手套。
3.建议经常更换手套和洗手,一次性手套不能重复使用。
4.有关传染源的所有操作、感染动物的验尸、从感染动物或胚胎卵采集组织或液体等,都应在II级或III级生物安全柜中进行。
?
5.当操作不能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时,应适当的综合使用个人防护设施(如,口罩,面罩等)和物理遏制设施(如:带安全罩或密封转头的离心机)。
6.当进入内有感染动物的房间时,应采取呼吸和面部保护措施。
二、第二道屏障:实验室设施
1.实验室要离开建筑物内的行走区,禁止随便进入实验室。进入走道后,至少需要经过两道自动门,才能进入实验室。所有的门都应有锁。过道里可以设计一个更衣室。
2.每个实验室有一个洗手池,洗手池的操作应该是免接触式或全自动的,洗手池应安装在门口附近。
3.处理BSL-3病源的区域,墙面、地面、天花板应易于清洗、消毒;若有接缝,应密封;表面应光滑防水;对实验室常用化学试剂和消毒剂具有耐腐蚀性。地板应整体、防滑,建议在地板凹处使用掩蔽罩。墙面、地面、天花板都不应留有缝隙,或在设施消毒时能够密封。
?
4.实验台表面应能防水、耐热、耐有机溶剂、耐酸碱和用于工作台面及设施消毒的其他化学物质。
5.实验室的操作台应能承受预期的重量。实验台、安全柜以及设备间的空间便于打扫。实验室使用的椅子及其它器具,应覆盖易于清洗的非织物。
?
6.所有的窗门必须关闭和密封。
7.有实验垃圾处理设施及其使用方法,该设施最好设在实验室内(即,高压锅、化学消毒剂、焚烧炉、其他可行的消毒方法)。应有消毒设备使用方法。若垃圾运出实验室,应适当密封,并不应通过公共通道运送。
8.应配置生物安全柜,安全柜放置地点应远离门、房间通风百叶窗、实验室内行走区。
?
9.应有管道化的排气系统,该系统进入实验室的风向应从"洁净区"到"污染区"。排出的空气不再循环至建筑物内的任何其他区域。排出的空气不需要过滤或作其他处理,但也要依所处场所的要求、特殊病源操作、使用条件而定。外部排气口要远离有人区、进风口,否则需经过HEPA过滤。实验人员必须证实进入实验室的风向是正确的。建议在实验室的入口处设置可视的监视装置,表明和证实进风的风向。要考虑安装HVAC控制系统。防止实验室持续正向增压。应安装声音报警装置,警告实验人员HVAC系统出了问题。
10.若生物安全柜至少每年经过测试和确证,则二级生物安全柜排出的、经过HEPA过滤的空气,可进入实验室循环。当二级生物安全柜通过建筑物排气系统排出空气时,安全柜的排气管路的连结,应避免对安全柜的空气平衡或建筑物排气系统的空气平衡产生干扰(如,在安全柜排气管和排气管道间形成空气隙)。当使用三级生物安全柜时,要和排气系统直接连结。若三级安全柜和供气系统相连,应避免安全柜正向增压。
11.会产生气溶胶的连续流离心机及其他设备应在一个装置中,该装置通过HEPA过滤器排出空气,而避免直接排入实验室中。至少每年测试HEPA系统。另外,当远离有人区或进风口时,该设备排出的空气可以排到外面。
12.真空管路由液体消毒剂汽水阀和HEPA过滤器及类似设备保护。需要时,要更换过滤器。另外,可以使用手提真空泵(也需要由汽水阀和过滤器正确保护)。
13.实验室内应有眼睛冲洗装置。
14.光线适宜于开展所有的工作,避免反光和闪光,以免妨碍视觉。
15.BSL-3设施的设计和操作程序必须文件化。设施必须经过测试以确证设计和操作参数在系统运转前已达到要求。因操作经验,会修改操作程序,所以设施必须反复测试,每年至少一次。
16.若有关病源陈述(根据风险分析、场所条件、其他有关联邦/州/地方法规而定)中要求,则应采取其他环境保护措施(如,实验人员淋浴、排出空气的HEPA过滤、其他管道设施的遏制处理、液体消毒剂的供应)。
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的内容
医务人员个人防护中,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制度
一、标准预防制度:1、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
2、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3、一旦接触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后应当立即洗手;
4、处理所有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剌伤,如: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必须将使用后的锐器放入利器盒内等。
5、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
6、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非感染病人用过的器械采用加酶洗涤剂浸泡后清洗。感染病人用过的器械先采取物理或化学方法消毒,然后再常规清洗,最后消毒或灭菌。
7、环境清洁:各科室有日常的清洁标准和卫生处理程序,在彻底清洁基础上,适当的消毒床单位、设备和环境表面、床栏、门把手、轮椅等。
8、设隔离室:相同病原菌感染的患者可住同一隔离室,限制病人的外出,如呼吸道病人因病情必须出隔离室时病人应戴口罩。
9、在需要使用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区域内应备有可代替口对口复苏的设备。
10、医务人员要站在呼吸道感染病人的上风向。
二、一级、二级、三级个人防护制度
一般防护: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
⑴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⑵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
⑶认真执行手卫生。
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⑴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⑵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⑶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⑷严格执行手卫生。?
⑸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疑似和确诊患者留观室、隔离病区(房)的医务人员;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以及患者使用过的物品等的医务人员;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⑴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⑵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⑶进入隔离病房、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隔离衣或防护服、鞋套、戴手套、工作帽。严格按照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保护。
三级防护:适用于为实施可引发气溶胶操作的医务人员。
可引发气溶胶的操作包括气管内插管、雾化治疗、诱发痰液的检查、支气管镜、呼吸道痰液抽吸、气管切口的护理、胸腔物理治疗、鼻咽部抽吸、面罩正压通气、高频震荡通气、复苏操作、死后肺组织活检等。
除二级防护外,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关于一二三级防护标准和等级防护的内容及要求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xjlgf.com/9311.html